《小马过河》教案

时间:2024-10-26 17:51:33
《小马过河》教案三篇

《小马过河》教案三篇

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小马过河》教案3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《小马过河》教案 篇1

教学目的

1、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,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。

2、能按故事发展的过程,理清叙述的顺序,复述小马第一次到河边的情况。

3、能背诵、默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,从中体会故事的寓意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初读课文,训练说话

1、今天学的课文叫《小马过河》。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?他又是怎样过河的呢?

2、听范读,划出生字新词;思考问题:小马为什么要过河?

3、训练说话。

小马为什么要过河?

(要帮妈妈做事;要到磨房去;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。)

组织学生讨论:

要是把磨房所在地点“河对岸”说进去,那就表达完整了。你看应该加在哪里?(磨房前面)

〈通过三次提问,逐步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,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,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。〉

4、学习字词。

读生字新词——正音。

提醒学生注意易写错的字——字形。

生字组词,并抄写。

〈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和写。〉

二、理清课文脉络,练习说话。

1、自读课文,要求读准生字,读通句子。

思索并回答问题: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?每次的结果怎样?

2、梳理课文脉络。(板书:过不了河蹚了过去)

3、口头填空。

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,接着写小马( )的情况,然后写老马( ),最后写小马( )。

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,并训练学生由句组段的说话能力。〉

三、指导朗读,练习复述

1、课文哪几段写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情况?(第3--6段)

2、指导朗读。

(1)理解下面的带点词语,据此读出句子的语气:

“小马为难了,心想,我能不能过去呢?如果妈妈在身边,问问她该怎么办,那多好啊!”

“小马吃惊地问:‘水很深吗?’”

(2)体会角色的心理,读出下面句子的语气:

“老牛说:‘水很浅吗,刚没小腿,能蹚过去。’”

“松鼠拦住小马,大叫:‘小马!别过河,别过河,河水会淹死你的!’”

〈前后两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,方法略有不同,但训练重点都放在引导学生进入角色。〉

3、练习复述。

(1)按故事发展的顺序,给下列词语排队编号:

回家 问松鼠

问老牛 为难 连忙 立刻

(2)指导复述。

要求把编了号的词作为提示语,有顺序地复述,用自己的话通顺地复述。依据复述要求,进行评议。

〈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的经过,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之一,因而指导要到位,训练要充分。〉

4、找近义词。

让学生从编号的词语中找出一对近义词。(连忙、立刻)

你是怎么从这对近义词中体会到小马自己不动脑筋,光听别人的话的?

四、指导表演,读写句子

1、分角色朗读,表演老马教育小马的情节。

抓住“难为情”一词,让学生说说“难为情”是什么意思。你为什么事情感到过“难为情”?并演示:“难为情”时,你是什么样子的?做给大家看看。

2、学生自读第7自然段,并划出一句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话。

对老马教育的这段话,让学生:

(1)读——读出“亲切”的语气。

(2)说——说说“光”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,能不能省去这个字。(板书:动脑筋、试一试)

(3)背——要求有感情地背诵。

(4)默——不遗漏或写错标点符号。

五、突破难点,加深理解

1、学生自读第8自然段,并说说从哪里看出小马记住了妈妈的话,遇事开动脑筋了。

2、讨论:小马亲自下河去试一试,觉得河水怎么样?同一条河,为什么老牛、小马、松鼠对不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,究竟谁说得对?

〈四种答案(略)〉

学生兴趣高,对此,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,其间教师以肯定学生的某些意见的方式作为引导,最后的结论如何做也须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定。

3、训练用”既不像……也不像”说话。

(1)说“高度”

(2)说“深度”

(3)连说。

让学生用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把刚才说的两句话连起来。

六、朗读全文,小结收获

1、分角色,有感情地朗读全文。

2、小结收获。让学生说说学习了什么,有什么收获。

3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,教师作适当处理。

中年级阅读教学以段的训练为重点。这堂课较好地按照“重点训练+常规训练”的思路来组织教学,既突出了段的训练,又注意了词句训练,朗读、默读、背诵训练和说话训练。教师善于抓住教材特点,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,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,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。教师教学十分注意面向全体学生,照顾不同起点的学生,提高全班学生的水平。

《小马过河》教案 篇2

教学要求

1、学习本课12个生字。认识8个字。

2、理解课文内容,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,要动脑筋想一想,试一试,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。

3、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。

教学重难点

重点:学会本课生字。懂得“光听别人说,自己不动脑筋,不

去试试,是不行的”这句话的意思。

难点:为什么说“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,也不像松鼠说

的那样深”?

课前准备

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、动物头饰,生字生词卡片。

教学时间:3课时

教学过程:

第一课时

教学内容:初读课文、读准字音

一、谈话引入新课,板书课题

我们上一课学了《坐井观天》,同学们很喜欢读,今天我们再

学习一篇童话故事,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。板书课题。

二、初读课文,读正确,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,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

1、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、二遍,要求目视双行,读准生字的

音,难读的字多读几遍。

2、分段指名读课文,学生听、议;检查生字的读音,教师用生

字卡片正音。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。

匹:是三声,不要读成“p”或“p”

如:读二声,注意和方言区别。

突:读一声,不要读“t”。

然:读“rn”,不要读成“yn”。

3、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,直到读熟

4、教师范读(或听朗读录音)课文。学生思考:课文主要讲了

一件什么事?(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)

三、课堂作业

1、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,读一读。

2、用“麦、步、然、意、连”口头组词,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。

3、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。

第二课时

教学内容:理解课文

一、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

二、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

三、引导学生读第一、二自然段

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,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。

1、指名读第一自然段,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。理解“马棚”(养马的地方)、“一匹”等词。

2、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,再分角色读

思考: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?(知道了小马长大了,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。从“您”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,而且有礼貌)

3、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,并结合指导朗读。如“连蹦带跳地说”,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、神态,表示小马愿意做事。还可以

换上“一蹦一跳”、“蹦蹦跳跳”、“跳呀蹦呀”等词语。

四、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

思考: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,遇到了什么困难?它是怎么想的?怎么做的?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,做上记号。

1、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。小马来到河边,为什么为难了?它想到了什么?读有关的句子。

“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,河水哗哗地流着。”小马过不了河,为难了。“去路”,指往前走的路。“挡住了去路”,就是没法再往前

走。小马是怎么想的?读有关的句子,指导读出语气。小马想的话,轻读。

2、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。边读边想:小马过不了河,它是怎么做的?老牛说河水浅,松鼠说河水深,它们说的对不对?为什么?

(1)指名读第四自然段,思考:小马问老牛,老牛怎么说?

老牛说:“水很浅,刚没小腿。”(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)

(2)指名读第五自然段,从“小马听了老牛的话,立刻跑到河边......”(注意“立刻”)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,准备过河小松鼠说河水很深。和老牛说的比较,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?

边读书,教师边出示挂图(小河、老牛、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)进行比较,使学生明白,小马要过河,老牛说河水浅,小松鼠说河水深。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,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,感受也不同。老牛身材高大,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;松鼠个子小,河水可能会淹死它。这里可要求学生按“因为老牛......所以说......;因为松鼠.....所以说......”的句式回答。

(3)指名读第六自然段,联系上下文理解“小马连忙收住脚步,不知道怎么办才好”这句话的意思。

老牛说河水浅,小马“立刻”跑到河边准备过河;松鼠说河水深,小马“连忙”收住脚步。“立刻”、“连忙”两词的意思相近,都含有“快”的意思,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。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,不敢过河了。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,又不敢试一试,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

五、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,加深对内容的理解

1、小马问老牛的话,后面是问号,要用疑问的语气读。老牛的回答,说得平静,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,要读得平缓。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,男同学读老牛的话,分角色练习朗读。

2、松鼠的话同老牛的话就不同了,“拦住他大叫”,后面的话用的.是感叹号,表示语气加重。“小马!”一声大叫,要读得急促些,

声音要高一点,两个“别过河”,速度要快一些,连着读,第二个“别过河”语气要加重些。

3、“小马吃惊地问”,不是一般地问,“吃惊”,吓了一跳,表示小马害怕,紧张。教师可示范,读出语气来,再让学生练读。

4、第六自然段中小马“叹了口气”说的话,是拿不定主意,无可奈何,只好回去问妈妈,要读得轻缓。

5、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。

第三课时

教学内容:理解课文、学习生字

一、朗读第七自然段

思考: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?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?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?

1、指名读,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,用小黑板出示:“光听别人说,自己不动脑筋,不去试试,是不行的。”

2、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。

小马来到河边,老牛说河水浅,它“立刻”准备过河;松鼠说河水深,小马“连忙”收住脚,不敢过河了。全句的意思是说,不要只是听别人一说就信以为真,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,在思考的基础上,再亲自试一试。因为别人说的,往往只适合别人。别人说的对不对,要想一想,并实践一下,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。

二、指名读第八自然段

思考:小马是怎么过河的?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?

1、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,教师用小黑板出示:“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,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。”

2、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?读有关句子。

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。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,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。

三、指导朗读第七、八自然段

小马妈妈的话,要用诱导、亲切的语气读。小马的话中“过.....过不去”,“没......没想过”,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,而表示说话时心里很为难,所以是断断续续的。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。

四、总结全文

抓住老马的话,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,各抒已见;让学生明白: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,要去试一试才行。

五、指导书写生字,分析记忆字形

1、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。

匹:共4画,笔顺是:

事:共8画,笔顺是:

然:共12画,笔顺是:

“愿、半、袋、挡、如、道”等字,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。

麦:上下结构,上边是青字头,下边是折文“夂”,不要写成反文“攵”。

突:上边是穴字头,下边是大字加一点“犬”,不要写丢最后一点。

2、练习写字。

(1)每个字写三遍。

(2)自己对照范字,评一评,自己哪个字写得好,还有什么不足。

(3)组内相互评议,在写得好的字下面加点。

(4)在评议的基础上,有针对性地再练写生字。

六、重新组合学习小组,选择合作完成下列一项任务

1、分角色朗读课文。其他同学评一评,读得怎么样。

2、讲《小马过河》的故事。其他同学评一评,讲得怎么样。

3、编课本剧表演《小马过河》。其他同学评一评,表演得怎么样。

4、想象,小马过了河,在回答的中上,又遇到松鼠、老牛,回到家里,见到妈妈,它会说些什么?其他同学评一评想象得怎么样。

《小马过河》教案 篇3

主要内容:

这是一篇童话故事。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,路上要过一条小河,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,松鼠说水很深,它的伙伴刚被淹死。小马没了主意,只好跑回去问妈妈,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。小马又回到了河边,自己过了河。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,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。说明遇到事情要自己动脑筋,想办法克服困难,找到答案。

重点难点:

1、学会本课生字,理解课文内容。

2、理解最后老马对小马说的话。指导朗读。

重难点解析:

1、识字教学:

本课生字中,“事、如、然”是翘舌音,“挡”是后鼻音。

着重指导学生分析识记以下几个字:

“匹”外面是三框,里面是“儿”字,注意强调笔顺。

“事”也要强调笔顺,要八部件写紧凑,字体不能太长。

“袋”是一字底,上下结构,下边不要写成“伐”。

“突”上边穴宝盖,下边是大字多一点。“步”下半部不是少。

“麦”上边青字头,下边不要写成反文。

2、词句教学:

(1)“为难”的意思是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(2)老牛说水很浅,松鼠说水很深,这是摆在小马面前的一组矛盾。可以借助牛、松鼠的图,了解老牛说河水浅,松鼠说和水深的原因。

(3)“光听别人说,自己不动脑筋,不去试试,是不行的。河水是深是浅,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。”这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。意思是要小马自己动脑筋。让学生明白:要听别人说,也要动脑想,还要自己去实践。

3、朗读指导:

这篇课文生动有趣,对话很多。富有儿童情趣,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。读老马的话要语调平和,像慈祥的妈妈。如:“你已经长大了,能帮妈妈做点事吗?”读出商量的语气。“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?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了吗?”要读出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语气。小马的话要天真活泼,“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,我……我过不去了。”“没……没想过。”应表达出不好意思的心情。老牛的话应显得不在乎。松鼠的话应当急促,给人以紧张的感觉。

4、扩展活动:

(1)表演《小马过河》。

(2)以“小马过河”另编一个童话故事。

(3)假如有一只猴子要过河,会发生什么故事。

《《小马过河》教案三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